时间:2024/1/16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佚名
白癜风治疗与护理 http://disease.39.net/bjzkbdfyy/190814/7383275.html

如《志》之言,钜鹿与信都,相去不容此数也。水土之名变易,世失其处,见降水则以为绛水,故依而废读,或作绛字,非也。今河内共北山,淇水出焉,东至魏郡黎阳入河,近所谓降水也。降读当如郕降于齐师之降,盖周时国于此地者,恶言降,故改为共耳。又今河所从,去大陆远矣。馆陶北屯氏河,其故道与?余按郑玄据《尚书》有东过洛汭,至于大伾,北过降水,至于大陆,推次言之,故以淇水为降水,共城为降城,所未详也。稽之群书,共县本共和之故国,是有共名,不因恶降而更称。禹著《山经》,淇出沮洳,《淇澳》《卫诗》,列目又远,当非,改降革为今号。但是水导源共北山,玄欲因成降义,故以淇水为降水耳。即如玄引《地说》,黎阳、钜鹿,非千里之迳,岂直信都于大陆者也。惟屯氏北出馆陶,事近之矣。按《地理志》云:绛水发源屯留,下乱漳津,是乃与漳俱得通称,故水流间关,所在著目,信都复见绛名,而东入于海。寻其川脉,无他殊渎,而衡漳旧道,与屯氏相乱,乃《书》有过降之文,与《地说》千里之志,即之途致,与《书》相邻,河之过降,当应此矣。下至大陆,不异经说。自甯迄于钜鹿,出于东北,皆为大陆,语之缠络,厥势眇矣。九河既播,八枝代绝。遗迹故称,往往时存。故鬲、般列于东北,徒骇渎联漳、绛,同逆之状粗分,陂漳之会犹在,按经考渎,自安故目矣。

共北山,又称共山、九峰山。在河南省辉县市北。海拔.4米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:共北山,淇水所出。《水经注·清水》:共山,在共伯故国北,所谓共北山也。县志亦谓之九峰山,苏门之别阜也[1]。

黎阳,黎阳城系西汉至北宋故城。据文物调查资料,今大伾山东北有黎阳城遗址。遗址南北长约米,东西宽约米,面积约万平方米,文化层厚度4至5米,曾有大量汉至宋代瓷器等遗物出土,未正式发掘[2]。

馆陶县,西汉置,属魏郡。治所即今河北馆陶县南馆陶镇[3]。

屯氏河,黄河下游故道之一。西汉元封二年(前)堵河水决口瓠子以后不久,又于馆陶县(今属河北)北决,分为屯氏河,流经魏郡、清河、信都、勃海四郡,约在今东光县境归入正流。全长一千五百里[4]。

洛汭,河南省洛水入黄河处。汭,河流会合或弯曲处。《尚书·禹贡》:“东过洛汭,至于大伾。”旧在巩县,今在汜水县西北。后也指河南洛阳一带地区[5]。

大伾,古山名。一说认为在今河南省荥阳市汜水镇西北。上有成皋故城。又称大邳山、大岯山、九曲山。一说认为在今河南省浚县城东南郊。商称黎山,战国称大伾山,东汉初称青坛山,唐代称大佛山[6]。此处注文所涉之“大伾”,按方位推析当为河南浚县东南郊之大伾山。

河南浚县大伾山(图片摘自网络)

降水,《尚书.禹贡》导河:“北过降水,至于大陆。”后世说法不一:《汉书·地理志》谓即绛水;东汉郑玄注作淇水;南宋程大昌谓即枯绛(洚水);清胡渭以为是漳、绛二水的通称。绛水乃浊漳水上游[7]。

大陆,即大陆泽。(详前释)

摘自:大陆泽的地缘概况(地缘看世界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qinghezx.com/qhxly/13823.html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