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最美治水人,治出最美的镇海” 近日,镇海区澥浦镇黄爱娣、何飞君夫妇被评为宁波市“最美治水人”,在当地他俩可是一对名人。以前,他俩带着村民们跳广场舞、办文艺演出,现在夫妇两人成了义务宣讲员,用地地道道的本地方言,给村民们讲五水共治、讲保护环境、讲剿劣攻坚。 两夫妻中,黄爱娣是闪光的那一个。虽说已经67岁了,黄爱娣从不觉得自己老,说话做事都是风风火火的。她是宁波女中(我国第一家女子中学)67届毕业生,中学毕业后主动报名请缨,去了三千公里以外的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支援建设。 年底,黄爱娣从北国返乡,并且经人介绍与憨厚的农家子弟何飞君结成了伉俪。从此,这位原本长在宁波市中心城隍庙附近的大小姐,便在依山傍水的觉渡村扎下了根。当时的黄爱娣也许并不会想到,40年后,自己会为了守护这个村庄的美丽而奔走呼吁。 几十年生活的风风雨雨,没有打磨掉黄爱娣的倔强和自信。年,黄爱娣从社办工厂退休,但是她可在家呆不住,农忙之余她就来到流经村庄的坊针头河(宁波姚江东排南支线)散步。当时,村里在河岸旁栽种了一整排的玉兰花,但却总是遭到村民的破坏。黄爱娣看不下去了,她决心要守护这片花丛,为河岸留住这份美景。 于是,黄爱娣挨家挨户地去劝说,黄爱娣的“爱管闲事”得到了丈夫何飞君的大力支持,他俩一起,给白玉兰浇水、松土,把公家的花当自己的来养。 “她开心就行,我也跟着她跑。”何飞君用时髦的话来讲就是个十足的“宠妻狂魔”。跟着“爱管闲事”的妻子,他变身为驾驶员、音响接线员、视频播放员,文艺演出时也会露一手从老年大学里学来的萨克斯风。有一天,黄爱娣告诉何飞君:“我要去当河嫂。”何飞君一开始没听明白,后来得知来龙去脉,他也非常赞同。 原来,剿灭劣Ⅴ类水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,镇海全区“清河护水”巾帼行动也启动了,澥浦镇尝试因地制宜地组建一支“河嫂”队伍。原本就保护过岸上花丛的黄爱娣也按捺不住一颗参与的心,马上报名加入。 “我是全镇名‘河嫂’中的一员,我理解的‘河嫂’就是要广泛宣传村民群众,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治水、护水中来。”特别有办法的黄爱娣又开始琢磨如何更好地宣传剿劣攻坚工作了。 在担任“河嫂”的实践中,黄爱娣发现,分发宣传单的效果并不理想,很多村民传单到手后看一眼甚至一看不看就丢掉了,河边洗衣服的、乱扔垃圾的依然不少。 发现问题后,黄爱娣便和何飞君商量。两人一合计,想出了一个好办法:在人气很旺的老年活动室里,专门开展治水宣讲。因为老年人多,黄爱娣计划用方言讲,方言讲起来更顺口不说,村民们也更能听见去、更好理解。 第一次宣讲,面对台下五六十口人,素来自信的黄爱娣没有怯场,就跟平时乡里乡亲聊家常一样,她把自己对绿水青山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出来:“自从剿灭劣V类水工作开展以来,阿拉村的天碧蓝、水刮清,但大家可不要以为治水只是政府的事,我们老年人也要加入到治水当中去。” 大家用最质朴的话语表达着对宣讲的喜爱,这也鼓舞了这对老夫妻。 随后,采取“方言说书”形式的义务宣讲,在觉渡村各个自然村里进行。有时,夫妇两人还会策划举办护水知识小竞赛,以提高村民听讲学习的兴趣。这对“治水老夫妻”也变得家喻户晓。 听了宣讲,村民们真的改变了不少。村民林毛媛在黄爱娣的带动下,也报名成为了一名“河嫂”,不但主动巡河,还帮着黄爱娣做宣讲。村民们往河里丢垃圾的现象锐减,洗衣服剩的肥皂水也会按照黄爱娣宣讲的那样,倒进专门的污水池里。 “黄阿姨讲的内容,村民们不但记住还自觉遵守,方言宣讲的效果令人惊喜。”村干部方睆睆直言这对“治水老夫妻”是村里的一块宝。 如今,夫妇俩每周五都会利用老年活动室进行讲课,慕名而来的人还不少。黄爱娣不但讲环保、讲治水护水,还会讲健康、讲养生、讲防范诈骗。有时区里镇上有了新政策,黄爱娣也会用方言形式,给大家伙讲明白。 7月,年度宁波市“最美治水人”评选火热举行,村民们自发地通过各种渠道,为“治水老夫妻”投票点赞。黄爱娣和何飞君也顺利地成为了全市百名“最美治水人”中的一份子。“大家投票给我们,是信任我们,今后我俩会更加用心地做好‘河嫂’以及宣讲工作。”黄爱娣表示,这份信任让她开心,也让她感觉到了责任。 更为重要的是,通过“治水老夫妻”以及村干部、村民们的共同努力,流经觉渡村的河流以及劣Ⅴ类小微水体均已完成整治,水情保持稳定。村民也将护水、治水意识转化为自发的行动,共同守护美好家园。而美丽村庄觉渡村,也在这份守护中变得更加和美、更加宜居。 治水的路上, 有黄爱娣及其家庭的一份力量, 构建和守护美好家园的路上, 更是少不了我们共同的付出和努力, 为“宁波市最美治水人”点赞, 祝福我们共同的家园越来越美好! 内容来源 镇海女性 图文编辑 兴易捷科技 赞赏 长按 |